《生死学十四讲》笔记与感悟

郝鸿涛 / 2021-08-02

《生死学十四讲》封面

《生死学十四讲》封面

这本书的电子版如果你仔细搜一下很容易找到。

这本书带给我有很大的震撼和帮助。死亡随时直直逼视着每一个人,这是一个极大的恐惧。人一想到死亡,便觉得自己会坠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和虚无。之前我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对这种恐惧置之不理,让自己忙碌于生活而忘记它。但,不论你怎么逃避,怎么躲藏,死亡终将来敲你的门。

这本书让我懂得,死亡让人学会放手,让人知道这个世界之外还有世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宇宙就在这样生生死死的循环中运转。

这本书提醒我,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随时都会死去。这个体悟让我更容易原谅别人的过失,特别是如果他和我的连接很深的话。我知道要去珍惜每一次和家人联络的机会。

这本书也让我问自己,到底谁是对我最重要的人,谁是最在乎我的人。如果我真的落入无边黑暗,哪些人会发自真心心疼我,之后久久思念?哪些人会可怜我一秒钟,然后头都不回地转身走开?哪些人会看都不看直接走开?

#

死亡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们眼见世界之外的世界,帮助我们开启新的意识。

第一部分 #

第一讲:生死学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

「人的死亡,丝毫无法由当下得知。」

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知识,另一种是非世间的知识。第二种虽隐蔽,但更重要。

「人本来就该活在『世界』里。生死学只是告诉我们一种准备的状态,万一面临一些没有办法被期待、突然断裂的事情,当人跌落深渊的时候,生死学的知识就发生作用了,而且,在那一刻开始,生死许开始对你产生帮助。」

「没有人能够完全地活在『当下』。要完全地活在当下,只发生在一种状态,即人的心智自我全部破碎了,只有当『世界』不存在而人还活着,人才能活在当下。」

「被宠不是实在的,那是恩赐的,有一天从云端掉下来了,才知道不宠才是活着的底线。」

第二讲:看见存在的遮蔽 #

我们一直都觉得死亡和自己没有关系,也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死。即使是至亲去世,过段时间我们依然会认为死亡跟自己无关。

非自身的造作物:生老病死才是人的根本,但人会把时间、精力用来创造外在的名望、财产等等非自身的东西。

第二部分:生死学的进路 #

第三讲:抵达无蔽的领会之前 #

「人活着的任何一刹那都是被占据、被占有的。」

「临终病人后来就是从『世界』退出,进入『默存』状态。」

(我们的存在方式基本上是黑漆漆的一片,它沒有语言,所以叫做「默存」。)

「生死学之所以要代替一般的心理治疗、自我成长,目的就是在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广度很大,不要单单去认同现在我们所以为的自己,此外,最好慢慢能让自己破几个洞,如此我们才能试图完整地看自己活着的全貌。」

「当死亡来临时,心智自我已经消失了,它不会体会死亡」

「死亡永远比任何人的预期还来得早,因为我们从来不期待死亡,而死亡瞬间即到。」

年龄越小越害怕死亡。到了二十多岁,反而不怕死了。

「依海德格的看法,我们只需停留在死亡被确知的门边,也就是活在『畏惧死亡』中。」

「人在整个生命旅途中有两个阶段的生命:第一个阶段是建立自己,第二个阶段是打碎自己(自我)。」

不要尝试淡化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反而要把自己把持在这恐惧之中。

从「封存的心智自我」旋转到「默存的存有」,从前半生转到后半生。

第四讲:生寄死归 #

「生寄死归」的意思是:

当我活着的时候,我寄养在花盆里;当我死的时候,就回归到大地。

人只有在看到终点时,才会看到活着的整体。

所谓「常人之看」就是,人在「当下」的观看,是投向未来的,且这种投向接近「无限」。

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未来投向无限,觉得自己能永远活下去。

他回过头来,看到许多世界里的事情,本来有很多事可以做的,但现在却没有办法做了。

人活着,就像是在花盆里。但花的归宿终究是泥土和大地。因此,活着的人其实是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只有认出这一点,才能「心甘情愿地往落土的存有状态开放」。

要对自己的生活提出质疑,也就是对「花盆」提出质疑。每当自己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工作奋斗、养育家庭时,要知道这些活动无法帮你获得「谛念」。

不要把自己手上的事看得太过认真。「游戏三昧」:游戏人生时的专注性。

「认真的不认真以及不认真的认真,便是游戏的本质」。

要警觉到,因为我们目前并未处于生死边缘,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完整的。要尝试了解「可能有一种完整的东西」。

「缘在」:

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某种组合中,有时是这样,有时是那样。

在默存性里,想的是我能不能瞧见「我自身内在的东西」。所谓「看见自身内在的东西」并不是厘清自己的动机、情绪、潜意识,而是去明白「我的活着」如何被构成。

「无我」并非「我」所能解释,它就像一个庞大的宇宙,而「我」则好比宇宙中一个小小的灰尘。

在生死学理,「死亡的恐惧」是谛念的前提。

焦虑就好比烧掉某种东西,每烧掉一点点东西,人就多看到一些,但在烧的过程里,人会经验到焦虑。

第三部分:了解临终过程 #

第五讲:进入愿有决断 #

「愿有决断」即是——人沉入世界的底层,在这底层看见人与人之间共同的东西,跟万物有某种接应的深刻关系。

第六讲:关键的重病现象 #

你失掉的是世界,得到的是「存在」。

第七讲:重病之后的生命时光 #

跟病重的人在一起时,请把你的时间放慢,也不要讲社会上的事情。

他之所以看得见宇宙间小小的事物,以及人间一段微妙的情感,因而感到快慰,是因为他的自我在那时已经溶解得差不多了。大多数的人只在「自我」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的时候,才会欣赏宇宙之美。

如果个体的「能在」投射到未来越远,他的自我越厚,反之,一个绝望之人的「自我」则千疮百孔。

我们可以将「自我」界定为「世界的能在」,而「存有」则界定为「无世界的能在」。

第八讲:「脱离世间」的本质 #

面对死亡,人们每否认一次,就会面临一次大焦虑,透过焦虑与否认,人们慢慢渡过一个关卡,进入林一个关卡。如果没有否认和焦虑,人不可能走到下一步。我们经常会劝精神科医师,不要对临终病人开抗忧郁剂,因为临终病人的沮丧、犹豫、焦虑,并不是一种症状,相反的,这些现象会帮助他走完临终过程。

「存有焦虑」:害怕死亡之后的空无。

你们若到安宁病房,会看见大部分的病人都已经不化妆了,也不会对你微笑、不会问候你、讨好你

人在临终前 … 原本依着「缘在」所建立的自我特质失去依附,导致空茫的焦虑。这焦虑可以成就「背立转向」,使人不载畏惧背弃与孤单。

的确,死亡意味着「离开」世间,但同时它也意味着「回家」,返回到宇宙的本原状态。

人还没死之前上帝已经给人喝了孟婆汤。

在原型的状态里不太区分你、我,而比较接近「混沌」的感觉,在混沌中,人的个体性消失而进入宇宙大地流转的状态。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在世作恶多端也不要紧了?」我的回答是:「作恶多端是按照世间标准给出的判断,上帝不会谴责你。」

第九讲:病沉期咫尺的亲近 #

灵魂离开身体时,人会非常难受。

第十讲:背离世间,灵性呈显 #

人在「掉入死亡」的时候,除了身体状态改变以外,心理状态也会随之改变。

这里所讲的「灵魂」是一种存在状态。

人在临终前,会先进入一个没有「我」的状态。灵 (soul) 的基本定义是一种不再具有「人格」的存在。「人格」也就是「穿戴着的我」。

真正的神在「非文化世界」的大地流转中。

存在却无可依靠的状态。

只有在破裂之处才能觉得灵魂。

第十一讲:拟像与观,临终最后的存在意义 #

阿赖耶识的另一个名称是「藏识」,它是一种存有的仓储。存有的仓储好比大还,而我们其他的意识感觉,就像大海上的波纹。

个人的死亡就好比大海中的波浪中,某个小波的暂时静止,但这个瞬间之后,大海马上又动了起来。对整个宇宙来讲,个人的死亡是一个极为短暂的状态。

因心智自我要求的「相续」,是个体的相连续,可是宇宙机制里的相续,刚好相反,它是灭了个体之后才有相续。

第四部分:底线的活着 #

第十二讲:濒临之心的修行之路 #

用濒临的心情体验到自己暂时性的连续,但同时又感受到生命破裂的光芒,保持这种双重态度活着,就叫做修行,这是生死学的修行。

我们希望永远活着,平平安安地,可是偏偏交织成我们「活着」的各种关系会断掉,甚至到头来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会断掉。

连续的存在体与将来可能面临的断裂,形成很大的紧张冲突。

对这种紧张冲突,通常有两种反应方法:第一,不去考虑亲人和自己会过时这件事,而只是活在当下;第二,看破红尘,了解到所有生命终将失去,所有关系终将断裂,人世间的一切都像过眼云烟一般,不值得追求。

如果你在某种困难危急的状态中,不采用逃避的方式,而直截了当去经验那种感觉,并且让自己保持在那种感觉状态里,你将会自己移位,离开「永生不死」的信念。

让伤口复合的是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统,药物只是帮助病人不使其伤口恶化感染。

我们会把平顺错认为自己控制得宜,但却不晓得这是天命。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每当人生顺风顺水、日进斗金、荣誉加身,我们总会产生一种错觉:我很厉害,我很努力,所以得到这些,其他人得不到,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得到与得不到,很多情况是命运的原因,而非努力与不努力。

她恍然大悟,每一个人都是会受伤的人,我们能够照顾别人并不是因为我们比比人健康,而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工作叫做「照顾」,而你刚好站在「照顾着」的位置上。

懂得流眼泪,意味对生命有限、宇宙无限的臣服。在流泪的瞬间,人对宇宙的无限,臣服跪下

所有的生命其实都连在一起,共同给出宇宙的面貌,每个人都与他者缔结在一起。

「濒临」(proximity) 的意思就是这样——存在于「连续」却又将「连续」打薄到隐约间透着「断裂」的晕光,随时保持自己无依无靠的「畏」的经验,而不是把自己包裹在「连续」意识里。

对于生命的关照保持这两种态度,一个是承认生命根本上的断裂,一个是活在现在暂时筑起来的世界里。

第十三讲:清净无住,游戏任自然 #

世间的爱大部分都不舒服,因为「爱」本身会要求另一人「爱我」。

人必须以虚对世间,以不当真的心情因应人世。

第 212 页,「最好避免自己不被 OTB 胶粘住」我觉得是一个笔误,应该是「最好避免自己被 OTB 胶粘住」。

当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让事情顺着它自己发展的逻辑产生动能。

不要相信你是可以控制局面的,让自己多出旁观之眼,看自己的涉入。

排除你自己想象的对事情的干预,认识到世间一切都转瞬即逝,一切都在变化。

事情发生之际,你需明白,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力道引发的,你自己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若把自己想象为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那就错了。你应当把「过度夸张自己」的部分割掉。

如果我们不「开脱」,而跳进事情里,用自己的想象干预,就好像掉入河流的漩涡一样。

「成」就是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住」就是维持这个样子;「坏」即事情后来又不是这个样子;「空」就是没有了。

我们必须能够看出事情「成、住、坏、空」整个机缘存在的过程,懂得适度地推出这些游戏场域,为自己释放出村有的自由余量,为他人做事;活着听风声鸟叫虫鸣,驻足于水边山里或风雪中,无所事事。

在心智自我里磨练无住心智 (p.218)

在心智自我里磨练无住心智 (p.218)

第十四讲:终极的归返原初 #

在教堂或佛堂里的是宗教世界,而不是灵性世界。

又比如你跟朋友吵架,如果用人间的观点解决问题,便可能走向互不见面,但是若增加了灵性空间,加入不求回报无条件给出的观点,再回过头来看,你将开始珍惜你的朋友。

当原本活着的基础裂开,掉落下去之后,从生死学的观点来看,他接触到自己最真实的部分。人在悲伤的状态中,会进入一个灵性空间,灵性空间在掉落悲伤的瞬间冒出来了。

灵性空间会让人接触到自己,接触之后,人不再理会世间的平等、钱财、富贵等东西。从这样的观点来看,灵性空间是一个拯救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会长出某种拯救能力,此能力足以消解人世间的恩怨情仇。

我不会劝人遵循佛教或天主教的方法,戒掉欲望,不动用心智。我的理由是,灵性空间并不与人间世对立,相反的,灵性空间是人间世的母亲。运用心智的人格者,因心智成长而脱离母亲,但这并不妨碍两者的关系,灵性空间还是人格者的母亲。母亲有能力将这分离视为整体「离合」的一部分。

在母体那里,对立者(灵与肉)都被母体拥入怀里。同样的道理,医生作为一个医者,是以必死之躯为人医病,算命者以穷蹙之运为人做卜,每个人都是「受伤的疗愈者」(The Wounded Healer)。

疗愈之道不是一种治疗,而是慢慢懂得透过灵性空间,恢复你的本心或原初的状态。

得见疗愈的具体操作方法:

  1. 短暂地抽出时间,去从事无私领域的工作,不求回报;
  2. 从上述实践中体会「平等、同体、悲心、无关乎社会地位」这类的灵性经验;
  3. 日常生活中的疗愈之道就是让自己与灵性空间保持接触

此外,若你们将来不幸爬到高位的时候,最好戒慎恐惧,否则极可能会跌得很惨。因为越居高位,那个高位世界越是由忌妒、冲突、抢夺多构成。

结语 #

「以死为生」的存在方式

#读书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