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斯统计之概述

郝鸿涛 / 2020-01-18

前言:这篇文章是我上约翰.克鲁斯克老师 (John Kruschke ) 的《贝叶斯数据分析》 (P533: Bayesian Data Analysis ) 这门课时,在课下看他的教材 Doing Bayesian Data Analysis (Second Edition) 所做的笔记。

贝叶斯的本质是对于可能性1(credibility) 的重置 (reallocation)。比如,早上刚出家门,你看到门前地面是湿的。这个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下雨了、小孩子撒尿了、环卫工人刚打扫了、物业洒水车刚洒了水、有人不小心把水杯里的水洒出来了、外星人来过自己的家然后离开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痕迹…这些所有的可能,在我们获得进一步数据之前,都有着自己的先验概率 (prior probability)。这些先验概率,是我们主观上认为的可能性,比如根据我们往常的生活经验,下雨的可能性要比外星人到访高的多。虽然高得多,我们获得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因为我们只是观察了门前的一小块地。因此,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然后,我们接着在路上走,发现不仅整条路都是湿的,而且房屋顶都是湿的,那么我们对概率进行重置:下雨的可能性进步一提升,而之前有可能的洒水车洒过水的可能性下降,因为洒水车不可能把水洒到房顶上。

Kruschke 老师的教材中的图2.1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进一步阐释。这张图展示了从一开始认为 A, B, C, D 都有可能是罪犯,而且可能性相同,然后一步一步找到新的线索,最后认定 D 是罪犯的过程。

图2.1, 来源: Kruschke 老师的教材 p.17

贝叶斯统计中很关键的一步是找到可能的解释情况。比如看到门前的路面是湿的,我们已经想到了很多可能的情况,但是不可能把这些情况穷尽。比如,也有可能是一个人在正好经过你的家门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然后她就哭了,于是门前的路面就湿了,等等。我们也不用试着去穷尽可能情况,只需要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几个情况就好。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个情况是否很好地解释了我们观察到的数据,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再去找别的可能的情况。这一过程叫做 posterior predictive check.

很多的时候,一种可能性由一个数学公式来代表,然后看哪个公式可以更好得描述观察到的数据(具体来说,是看是否契合数据的趋势 (trends)以及分散度 (spread) 。从图2.4 可以看到, 两个数学公式中,明显第一个公式更好地描述了观察到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公式和观察到的数据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图2.4, 来源: Kruschke 老师的教材 p.23

Kruschke 老师举了一个身高-体重的例子。图2.5 左边的图中,小圆圈代表了具体的每个人的身高-体重数据。

图2.5, 来源: Kruschke 老师的教材 p.26


  1. 这里,可能性当然也可以看做概率 (probability),其实,概率是更为准确的说法。 ↩︎

#统计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