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我难忘的三天, 记 2017年瑞士圣加仑论坛参会

郝鸿涛 / 2020-01-17

参会结束之后,在茵特拉肯的一个青年旅舍阳台上

参会结束之后,在茵特拉肯的一个青年旅舍阳台上

我从来没想到,我会有机会到瑞士!而且去了两次!

时间猛然回到2017年...

上面的视频原地址在这里 ,我把它搬过来是怕国内看客没有梯子。

一些链接:

文件:

缘起 #

我和圣加仑论坛的缘分源于2016年底在人大研究生院官网上看到的一则通知 。我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找到了一份差不多的,在这里

当时看到论坛的主题 The dilemma of disruption , 内心是有点蒙的,因为实在不知道写什么。

期末考完试之后,便开始认真想这个题目。当我把重点放在 disruption, 而没去考虑 dilemma 时,突然就有了思路。我忽然想到之前看的《阿凡达》这部电影,结合我的专业背景,我就开始瞎琢磨在通信技术方面,未来的突破可能会出现在哪些方面呢?于是就有了我的那篇投稿

我当时大概用了一周的时间来构思、想象,真正用来写的时间很短。我记得很清楚,我是2017年除夕那天写的,因为除夕过完第二天我就要去丹东参加一次内观禅修。那天看完春晚之后,我便通宵接着写,在第二天早上5点多写完的,蹭的事领居家的 Wifi。写完后稍微检查了一下拼写和语法就提交了。提交的时候隐约感觉自己应该能去。之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直奔火车站往丹东去了。

三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时间好快啊。

以下是我当时自己记录的过程,和上面稍有重合:

我是在我们学院研究生网站上得知这个论坛的消息的。当时简单看了看这一期的题目:the dilemma of disruption。当时是期末,再加上自己感觉没什么好写的,我就没太注意。

期末结束后,我准备托福,这期间登陆论坛的官方网站了解了一下这个活动,又好好看了题目要求,发现其实它的要求还是有很强的包容性的:只要符合主题,论文可以是关于管理、政治、社会,甚至可以关于科学。

我初步想的是写“脑对脑沟通”,这个设想其实是我前几年看《黑客帝国》和《阿凡达》等这类的科幻片时所想的。但感觉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就不能像学术文章那样写,就暂时放下了。于是开始想着去写比较学术的文章,但又有涉及到“创新”,我实在想不出来。

当时只剩下10天的时间就截稿了,在时间的压力下,我开始认真思考“脑对脑交流”。一开始我试着查一些资料,但是发现可查的资料很少,于是开始完全自己思考,遇到不太明的的涉及到神经科学的专业知识时就去有针对性地去查。有了思路之后,便开始着手写了,可惜的是我只剩下不到两天的时间。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除夕,我还没有写完,但是第二天我就要去东北参加一次活动,于是吃完年夜饭,看完春晚,我便开始熬夜接着写,写完之后检查了一下语言之后就提交了。

被录取 #

每次看这封邮件我都异常激动

每次看这封邮件我都异常激动

收到论坛的录取邮件是在2017年的3月初一天的早晨,非常兴奋!当然我没有进前二十名。之后便开始了和主办方的邮箱联系关于机票和签证的事情。办签证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各种证明和文件,不过最终是拿到了。

这封邀请信 当时让我十分激动。

这里我想对有机会看到这篇回忆帖的未来入选者说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机票。你要确定你的行程。会让你选择是否参加会议前一天的Tourism Program, 我强烈建议参加,风景非常棒,而且旅游的过程你会认识很多朋友,算是对之后三天的会议铺平一下道路。所以,如果你要参加的话,负责人会给你安排前一两天到的机票。我的建议是,既然住宿不用花钱,我建议你可以和负责人商量,尽量提前去,这样可以多些时间看一下圣加仑这个小城市。还有就是回程的机票。如果你想在瑞士多玩儿几天,一定要和负责人提前商量,让他给你安排,否则等他给你买完机票很可能就不能改了。我是选择在瑞士多呆了两天。

第二,关于签证。首先就是,等负责人告诉你可以申请签证后你要尽量早地去办,不要因为签证问题而最后没办法去参加,这是很可惜的。我们这个是不能申请文化/艺术签证的,至少我那时不能,因为我们是被邀请去的,而不是被我们的学校派去的。可以申请旅游签证和商务签证(我申请的是后者,最后没有get refunded,旅游签有没有机会免签证费我不知道)。申请签证我估计花了1000块,前前后后花了大概两三周的时间,真的是很折磨人,所以我建议一定要提前去办。

噢,还有,如果你想坐靠窗的机位,可以在负责人给你的电子机票单上打开对应的链接在起飞前24小时去预定座位。

飞往瑞士 #

在飞往瑞士的路上

在飞往瑞士的路上

这部分我真的非常激动。

我记得很清楚,2017年4月30号下午我从人大西门附近的苏州街地铁站出发,去首都国际机场。在地铁的路上看到 symposium app 上发的全球参加者的出发地点,看到这张图,内心更加激动。

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到了机场,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然后就找了个长椅躺着睡觉,飞机是第二天6点多,因此3、4点就开始进航站楼。内心的激动现在还很清晰。

全世界各地的参会者

全世界各地的参会者

当地时间 5 月 1 号的中午,我抵达苏黎世。下了飞机之后,走在连接飞机和机场的走廊上,我真的超级激动。到了机场,装上提前在淘宝上买的电话卡,我就直奔论坛在机场的接待处。到了之后,负责人让坐下来稍微等会儿,我就和身边的人聊了起来。够了五六个人之后,负责人会安排大家坐上一辆车(奔驰哦),司机会载大家到论坛,并且依次送你到家门口,还会帮你拿行李到屋里。

苏黎世机场,圣加仑论坛的指示牌

苏黎世机场,圣加仑论坛的指示牌

我当时特别震撼的一点是:连司机都是学生!其实,后来知道这个论坛全部的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的,而且体验过这个论坛的高水准以及无微不至之后,我更是震撼。

我记得当时的车上除了我之外还有四个人:来自日本,在澳大利亚上过学的Marie、来自奥地利(我当时听成了澳大利亚…),在伦敦政经读博士的 Katharina、一个我忘记了名字,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加拿大女生、以及另一个英语比我还差的日本男生,印象中叫 Honda,姓我忘了。当时说英语的感觉好爽。聊到了教育以及食物。

真的,在车上感觉好幸运、好幸福,有一种融入世界的感觉,这种震撼在未来的几天是越来越强烈1!这种感觉的顶峰是在论坛结束时,组织论坛的学生集体上台,底下好多人热烈鼓掌(是的,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鼓掌,我真的是发自内心地用力鼓掌)的时候,我哭了。

在车上看着瑞士的风景,一边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那种感觉我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开心和激动。

到了住处后,我激动地立马出去瞎逛悠。

下车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圣加仑,在我的住处附近

下车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圣加仑,在我的住处附近

在圣加仑这个小城市(其实,感觉像个小镇…)走,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眼前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和新奇!路边的花店以及路边走过的人让我感觉自己身在电影中。后来自己走到了圣加仑很有名的、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修道院。在那儿,我碰到了来自菲律宾,在日本读书的 Leda,一开始我不知道她也是论坛的参加者。她看到我胸前的牌子后,和我聊了起来,我才知道。

修道院中的蜡烛

修道院中的蜡烛

拍了几张照片后,我和她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就接着自己探索这个小城。

一家花店

一家花店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书店,以及书店所在的街道。那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生活场景。那是一个阴天,当我走出书店的时候,我看到路上有放学的小学生,他们有的进书店,有的去其他店里买东西,有的直接回家。在古老的街道上走,他们有说有笑,我内心真心羡慕他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书店剪影一

书店剪影一

书店剪影二

书店剪影二

离书店不远处,我看到有一个集会,大约有四五十人围在一起,有一个人拿着喇叭在喊,内容我根据旁边立的那个牌子猜应该是和选举相关的,但是我听不懂他喊的德语,所以也不知道他具体在说什么。

小镇集会

小镇集会

接着往下走,我走到了一家蛋糕店。进去逛的时候,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售货员,站在玻璃展台后,问我想不想免费拿几个蛋糕回去。我问为什么免费给我,她说因为这些蛋糕晚上就要过期,而她马上要关门了,我不拿,她也会丢掉。我当时很震惊,傻傻地问,蛋糕上也没写着过期的时间啊,为什么要丢掉。她回答说,政府会监管的,如果发现她销售过期的食品,哪怕是过期一天的,她的蛋糕店肯定要倒闭了。

当然,这种好事怎么少得了我,自然是把蛋糕拿回去了。期间我还问了一个问题,忘了具体问的什么。她在回答我的时候,看了看我胸前的牌子,说,Mr. Hao, ….. (问题忘了是什么,她的回答我自然也是忘记了)。

那天自己照了挺多照片。

逛完后,就回到了住所。

我被分配到的住所是一个4居室的小公寓,其中有一位是心童姐,她在南京大学毕业后来欧洲读书,当时是在是圣加仑大学交换。傍晚她带着我去附近的一家小超市买了些菜,我回去后就自己做了土豆丝和面条,和心童姐一起吃了晚饭。当时拍了张照。

和心童姐一起去超市买完菜后回来自己做的饭

和心童姐一起去超市买完菜后回来自己做的饭

公寓里另外两个人,一个是中文说得非常好的Nils,中文名字是云翼,另一位是非裔瑞士人 Mohamod。云翼的女朋友 Nina 是中瑞混血,妈妈是上海人。Nina的中文名是翦翦,中文是母语水平,第一次和她说话的时候,我感觉她嘴里的中文是从她背后传出来的,因为她看起来还是更像欧洲人,但是中文地道得不得了。她的德语是母语,高中在英国交换过一段时间,因此英语也很好。云翼来自瑞士法语区,在自学中文,而翦翦在练习她之前学过的法语,他俩就一天用汉语交流,一天用法语。云翼的母语是法语,他目前在圣加仑读本科,而圣加仑的教学语言大部分是德语,第二天我还看他在看很厚的德语课本,他的笔记貌似也是德语的。他的英语自然也很好。他又在学中文,而且学得很不错。你看,他这已经四种语言了。

在瑞士,大学生能流利地说两、三种语言是特别常见的事:英语、德语、法语。这是另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事情。当我们在国内被英语折磨地死去活来的时候,他们在用三种语言自由切换。不过,老一辈的当地人可能只是会德语。我在书店的时候,问售货员问题,她就不会英语。

晚上的时候,云翼和Mohamod才回来,翦翦也来了。云翼是前几天生日,他爸妈送他的礼物是让他去伦敦参加一个厨艺课程。Mohamod 刚从土耳其旅游回来。我再次感到震惊,他们真的是世界各地走。聊天过后,云翼还用尤克里里用中文自弹自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唱得超级好!

我当时不知道,后来我去波士顿玩儿,在朋友圈发了照片,其中一张是伯克利音乐学院。云翼在下面评论说他爸爸是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我说呢!唱歌那么好听。

然后,我就睡了,准备第二天论坛带队的集体出游。

我被分配到的住处,很舒服

我被分配到的住处,很舒服

论坛前一天,5 月 2 日,集体出游 #

超级超级激动。

早上大概六点多就起来了,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出门了。集合地点在圣加仑火车站附近。在去集合地点的公交车上碰到了两个来自美国的参会者,聊了一路。到了集合地点,看到在发东西,每个人给一个红色的、印着瑞士十字国旗的纸袋子,里面有这次要去的景点信息和一瓶水。每个人还分了面包,不够还可以再去前面拿。我就又吃了点面包。

在车上我和一个意大利姑娘坐在了一排,她在奥地利读博士,没记错的话名字是 Luisa。坐在附近有两个印度人,我也和他们聊了。和其中一个印度人在会后还曾在 WhatsApp 上联系过。在北大的百年讲堂看完《摔跤吧,爸爸》后给他发了电影结束时银幕上放结尾字幕的照片。

在车上拍的路边的草地

在车上拍的路边的草地

那天的旅行目的地首先是一座雪山,然后是一个湖区。雪山所在地我忘了具体叫什么名字,刚才查了下照片上的显示,是施文德 (Schwende ) ,从圣加仑坐大巴大概半小时就到了。到了雪山脚下后,休息了一小会儿,就坐缆车上雪山。

雪山

雪山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雪山,别提多激动。一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突然想起那首《沁园春 雪》。而且,雪离自己非常近,亲手可以触摸到。一旁忘了是谁,用手指着远处,说,那边是列支敦士登,然后身体转了一下,说,那边是奥地利,最后又转了下,说那是德国。感觉好神奇。

瑞士雪山上的天真可真蓝啊

瑞士雪山上的天真可真蓝啊

大家也在雪山景点处合影,但那时我貌似在自己瞎逛,因此没被照进去。

与会者在雪山顶上合影

与会者在雪山顶上合影

雪山看完后,坐缆车下山,直奔 Zug 湖区,在那里做了游船,真的是好美好美。在船上,一边听着水声,一边看岸上的景色。五六个人坐在一起聊天,还聊到岸上别墅的主人肯定超有钱。

Zug 湖

Zug 湖

真的是湖光山色!超级美。

和我坐在一起的人中我能想起来的有三个人:之前提到过的忘记名字的加拿大女生,来自荷兰,当时在英国格拉斯哥读博士的 Jiska,还有一个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硕士的印度裔美国人。聊天的时候我很窘迫,因为自己英语不好。如果是一对一的聊天,我没问题,但是四五个人一起说话,我就有时候跟不上,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聊天的内容我大概只能听懂30%。

大家在船上聊天

大家在船上聊天

这里插一句,Jiska 是我在论坛后联系最多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人是印度裔美国人,不过不是船上这个。Jiska 从格拉斯哥毕业后去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我来美国读书后,还去波士顿找过她。

聊了一会儿,我就到船 (其实应该说是游艇)的尾部,一边看风景,一边感受身边的风呼呼而过。当然是拍照了,但是太丑,这里就不放了。

坐完游艇后,组织者让大家在 Zug 城区自行游览,五点的时候到指定地点集合。和我走在一起的,是一个来自南苏丹的女生 Sigin Ojulu,貌似很小就到了美国,当时在南加州大学读硕士,她后来是那届论坛的三位获奖者之一,很厉害。在一起的还有一位日本女生,印象中是在东京医科牙科大学上学,曾在美国的伯克利交换过。不过忘记了她的名字。

现在还记得 Zug 那幽静的街道,特别像中国南方的一个水乡小镇。

Zug 街道

Zug 街道

游览结束后,坐大巴回圣加仑。被带到了一个西班牙餐厅一起吃晚餐,挺大的,所有参加游览的大概100人都在那个餐厅里。在吃晚餐前,大家一起听了圣加仑市长大概5分钟的演讲。

吃饭的时候,我对面是一个韩国人,名字叫 Min Woo, 当时在高丽大学读法学项目,曾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交换过。他的英语超级厉害,从和他聊天的过程中我感觉他认识好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后面几天我抓拍了一张他在论坛上提问的照片,作为礼物发给了他。论坛结束后几个月,他来人大参加一个会议,我还和他见了一面,在人大东门合了一张影。

在餐厅上厕所的时候,碰到一个人,看着像是中国人,就和他聊天。后来知道他是瑞典的华裔,当时在美国伯克利读硕士。关注他的领英后,知道他毕业后在硅谷创业,还获得了融资,很厉害的样子。不过我在领英上给他发消息并没有得到回复。

其他就没什么特别有印象的事情了。吃完晚饭,就回到住处,准备第二天论坛正式开始。

论坛第一天, 5 月 3 日,小组讨论 #

5月3日是论坛的第一天。早上6点多起来,洗漱完后,穿上一身帅气的西装,顺便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吃早饭的时候,云翼的女朋友翦翦看见我穿着西装,问,你们参会还要穿正装啊,我说是啊。早饭印象中吃了几块面包片,第一次吃了巧克力酱。但其实吃完早饭后到了论坛地点才知道那里是有早餐的。在论坛吃饭也算是社交的一种,我便又拿了点东西,一边吃一边和人说话。

八九点的时候,论坛正式开始。

开场

开场

我当时坐在 Cara 旁边

我当时坐在 Cara 旁边

主持人是 Priscila Bala ,一位耶鲁毕业、在华尔街上班的巴西人。她的英语听着真的和美国人没有任何差别,特别地道。后来,我在步行楼梯处碰到她,就问她英语怎么能练到这种地步。她告诉我,她是十几岁才到美国的,那时候英语也不好,她学习英语的方法是 模仿英语儿歌。听到这个,我超兴奋,感觉找到了说好英语的法宝,不过之后我也没按照她说的来练习,惭愧。

开场结束之后,八九个人被分到一组。组长是论坛组委会从100篇优秀论文中抽出的10篇的作者。我印象很深的是其中一位是北大本科毕业,当时在港大读博士的晨虹学姐。能被评选为这10个人之一真的很厉害。最后的三位获奖者也是在这十个人当中选。虽然这一程序在之后的论坛中貌似已经变了,不太清楚。

我被分到的组,组长是一个有2米的加拿大人。我忘了他讲的什么,他最后也没有成为那三位获胜者之一。当时组里有一个来自突尼斯,当时在剑桥读博士的穆斯林女生。组里最后讨论的部分,这个女生主导最后的总结,我记得我还帮着总结了几个点。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组长都上台演说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组长都上台演说

下午,所有人都去了一个被当作分会场的剧院。我们坐被承包下来的公交去的那个剧院。在公交上,我和一个英语女孩 Cara O’Sullivan 聊了一路。

在剧场

在剧场

到了剧场,几个人分别上台演说。我当时英语听力很差,根本听不懂讲台上的人在讲什么。我记得我用中文问我旁边的 Danson,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记者,「你都能听懂吗」,他说是的。我说我听不懂。他回答说,因为新加坡都是英语教学,所以他已经习惯了。

当时录了一个像。

这个分会场结束后,所有人都被带到了一个离得很近的地方吃完饭。那里不是饭店。印象中有自助的饭,自己拿了把饭放到一个挺高的圆桌上站着吃,一个桌子一般三四个人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我当时一起聊的有三个人,一个是之前提到过的 Katharina,一个是哈佛硕士毕业,当时在剑桥读博士的 John,另一位是一个在鹿特丹读书的美国人,不过忘了具体什么名字。我后来和 John 聊了很久,他主要研究政府如何应对未来的科技变化,他听了我投稿的主题,也很感兴趣,我们聊了有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面还合了一张影。

吃饭的时候,那个地方放很大声的音乐,聊天基本靠喊。和John 聊完后,我和 Katharina 说了一会儿话,因为我们的住所离得很近,我就住在她的住所地隔壁,我们便相遇一会儿一起回去。期间我和 Min Woo 以及和他聊得很欢的苏格兰女孩儿 Tamsin 聊了会儿。之后的几天,我和 Tamsin、Min Woo一起合了一张影。

聊天结束后,我和 Katharina 一起走路回家。大概是夜里10点多,往回走的路上很安静。因为圣加仑(好像)地处一个丘陵地带,在路上走的时候,往远处望,能看到下面的好多房子。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我和 Katharina一边走路一边聊天。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好美好的回忆。

论坛中,我对 Katharina 的印象是最深的。她很高,人特别温情,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心。她的英语特别好,所以当时第一次见面,在车上的时候我以为她是澳大利亚人(其实是奥地利人)。她在伦敦政经读社会学博士,研究社会不平等。当时聊天的时候,一边吃饭,她看了看手机后,兴奋地跟我说,她的研究被英国《卫报》报道了!我也替她开心。报道在这里 ,她的研究原文在这里 。惭愧,我当时说会看看她的论文,结果四年多之后才看

和她聊天时,她提到她和她老公(一个澳大利亚华裔,好像祖籍中国香港)去纽约玩,她顺便让我看了几张她拍的照片。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说到她去美国、中国香港居住和旅游时,她说,「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很不公平,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出国」。我想,应该是她做的是社会不平等的研究,才对社会不公时刻保持着警觉。

论坛的几天,我和 Katharina 聊了很多。论坛最后结束的那天,Katharina 要从圣加仑回她在奥地利的家。我和她一起从论坛会场离开,顺着圣加仑大学的下坡路走,快到马路上的时候,和她拥抱了一下,相互说希望以后还能碰到。之后我和她还有一些联系,不过再后来就没联系了。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在网上查了下,她毕业后在伦敦政经做博士后。

论坛第二天,5 月 4 日 #

会场

会场

这天可以说是圣加仑论坛正式开始的第一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5 月 3 号只是年轻人自己讨论,这天和明天,有 600 多位 Leaders of Today 来参加。

早上,先是一位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 (Federal Councillor of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Johann N. Schneider-Ammann 致了欢迎辞。然后,第一场讨论,从 8: 40 到 9:30,主题是 Politics in a disrupted world。参会的三个人分别是刚才那位如瑞士高官、新加坡教育部长 Ong Ye Kung、丹麦外交部长 Anders Samuelsen。主持人是 Mehdi Hasan,一位来自半岛电视台的主持人。视频链接在这里

接着是 Industrial sector – disrupt or get disrupted。

第三场是 Finance sector – disrupt or get disrupted,这个挺精彩的。视频链接在这里

不过,上午最精彩的我觉得是 BBC News 主持人 Stephen Sackur 采访 Liberland 「总统」Vít Jedlička。视频链接在这里

以下是我当时录的一个片段:

下午,每个人按各自之前的选择,参加了两场非公开的讨论。我参加的第一场是 The role of content and data in the digital world of today and tomorrow,讨论者有两位,一是 Rob Bradley,二是 Nina dos Santos。两位都是英国人,都在 CNN 工作。我提到过,我英语听力不好,加上两位都是英国腔,我基本听不懂。但我看到 Min Woo 都能听懂,还提了个问题。

主会场外的蓝天

主会场外的蓝天

第二场我忘了参加的是什么。

一场非公开讨论,听众里有我

一场非公开讨论,听众里有我

参加完之后,从下午 5 点到 6 点,是 Timothy Garton Ash,一位来自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家,的演讲。主题是 Free speech and the challenge of populism。我觉得挺无聊的,不过还是把视频放这里

之后,是论坛的重头戏:前六位选手争逐前三名。视频在这里

这六名选手中,我对 Martin Foo 稍微熟一些。之后我见到他,跟他说,你第一个上场,所以不太有利。

这个结束之后,如果没记错的话,大家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在教学楼里喝酒聊天。晚宴的名称是 Another World:

晚饭前后,有三位乐手在拉小提琴。灯光昏暗,我们大家好多人在围着听。有两个会跳舞的人,自发地跟着音乐跳起拉丁舞,我们大家也就跟着节奏拍掌。这个场景是我在参会结束后最难忘的。每每看到这个视频,我都感动得想落泪。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美好: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放下语言、文化、习俗、信仰、政治种种不同,一起跟着音乐起舞。

在之后,如果想去参加聚会 (Open House Night),有学生开车载我们过去一个酒吧,很大的酒吧。我去了。DJ 声音很大,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跳舞。当时很晚了,我到了夜里 2-3 点才回去。外面有几个警察在守卫。学生司机在外面等候,你想回去的话会开车载你回去。很爽。看到大家都在跳舞,Jiska 跟我说,你也跳啊。我说我不会。Jiska 说,是人就会跳舞。我还是没跳。

论坛最后一天,5 月 5 日 #

非公开访谈场所中的一条走廊

非公开访谈场所中的一条走廊

上午八点半,先进行了前三名获奖选手的颁奖仪式 。然后是公开访谈。

第一场,100 days of President Trump

第二场,Europe: Capitalism, Populism, Democracy

第三场,Digital warfare – the power of 1 and 0

第四场,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场,是和 Neil Harbisson 的访谈

会场走廊中的电脑

会场走廊中的电脑

午饭过后,是不公开访谈。我参加的是日本诺贝尔奖得主梶田隆章 的那场。之后还分别与这场访谈的翻译、梶田教授本人合了影。

我现在看活动安排,才发现 MIT Media Lab 的 Deb Roy 教授 和斯坦福大学的 Michal Kosinski 教授 居然当时也在圣加仑,好可惜没见到他们。

不公开访谈结束后,第一场公开访谈是 The technology outlook – nothing to be afraid of? 。第二场是 The global economic outlook

这之后,就是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学生组织上台。我之前提到过,这个活动从头至尾,任何一个细节都是一群本科学生来操办的。这个学生组织的名称是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mittee (ISC)。学生上台致结束辞,大家都热烈鼓掌。我因为亲自感受到了这个论坛的精彩,所以在台下鼓掌十分卖力,我甚至被感动哭了。因为这个活动让我实在感到十分震撼。

越来越接近最后的大联欢了。

中国人的合影,不全。后排是我和朱均老师,前排从左到右是晗煜、晨虹、诗援,最右边那位女生还想来自加拿大,我不熟悉。好几个人说后排的我和朱均老师像是牌子上的,真不是,是真人。

中国人的合影,不全。后排是我和朱均老师,前排从左到右是晗煜、晨虹、诗援,最右边那位女生还想来自加拿大,我不熟悉。好几个人说后排的我和朱均老师像是牌子上的,真不是,是真人。

学生会结尾致辞结束后,大家先去合了影。

大家合影

大家合影

就是送别晚宴 (Farewell Buffet)。晚宴结束后,大家基本上都去了圣加仑大学教学楼的顶层参加聚会。那里有一个吧台,提供免费酒水。真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第二天大家就要分别了,都不舍得离开。我们在短短三四天内,结识了那么多世界各地的同龄人,收获都非常大。大家在临别之前,都想好好畅谈一番。

我大概是晚上一点多回去的,第二天要坐火车去旅游。因为回得太晚,第二天早晨没起来,误了火车,我花了 90 瑞郎又买了一张新的。

后续 #


  1. 后来我来美国读书,反而没了这种「融入世界」的感觉。 ↩︎

#经历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