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很明显地虎头蛇尾。我感觉这是很多美式畅销书的通病。此书最后有一大部分探讨政治,我直接略读过去了。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不可预测和新奇的事物会让多巴胺分泌,让人感觉爽。但是一旦新奇感消失,多巴胺分泌随之停止。这也就是了为什么一个新的伴侣、一双新鞋、一件新衣服、一辆新车会让人感到开心和愉悦,可一旦过了这股新鲜劲儿,快乐感就没了。我觉得这和很多人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有关系。是多巴胺支持人们在一个习惯早期进行大量精力投入,但之后新奇感消失,我们便不再有动力继续下去。
我们可以做多巴胺的奴隶,不停地更换伴侣,不停地网络购物。但我们也可以开启觉醒模式,看到这一切的循环,从中跳出来,不再期盼多巴胺分泌带来的那短暂快感,反而追求更大的意义,比如人与人之间更深度的连接,以及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觉察力非常重要,它就像一把剑一样斩断恶性循环,让我们从追逐快感的循环中跳出来。
这本书提到精通一件事情可以让人开心,因为这会让人有一种控制的感觉,而不是受命运摆布。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受用。这一点和书中提到的另一点,即,专注当下,不胡思乱想,让你更快乐,很相关。专注当下,去磨练一个技能,看着自己不断变强,沉下心来,在练习中进入心流状态,忘却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至于这个技能是否对自己有用,以及自己的努力是否最终会成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一些笔记:
多巴胺不是快乐分子,它是预期分子
意想不到和意外产生多巴胺。与之相反,可预测、确定性会降低多巴胺。
多巴胺永不知足,它只会说「我想要更多」。
多巴胺回路不会处理现实世界中的经验,只处理想象中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你问一个瘾君子他想要多少毒品,他只有一个答案:「更多」。
但是毒品的威力更强大,它们能够绕过惊奇和预测的复杂回路,用非自然的方式点燃多巴胺系统的熊熊烈火。
不要轻易招惹多巴胺,它的反击会让人招架不住。
欲望回路说「如果你买了这双鞋,你的生活就会改变」。
成瘾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大脑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对立。
与我们的情绪保持联系、熟练地处理情绪信息,几乎对我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这不是所谓的情商,而是保持觉知的能力。
#读书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