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去做》读书感悟

郝鸿涛 / 2021-05-17


算是看完了戴维·艾伦 (Daivd Allen) 的《尽管去做 无压工作的艺术》(Get Things Done),中信出版社,张静 译,杨思源排版。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要事第一」这个原则不够重视,可能是因为作者故意和传统的时间管理方法势不两立。但,不管你 GTD 方法用得多熟练,你都不可能把你所有想做的事情做完,你到最后还是要把时间优先分配给对你最重要的任务。

也许是这本书本身就非常啰嗦,可能和翻译的不好有关系,我看的时候感觉很不顺畅。前两章和最后我都仔细看完了,但第三章到第八章实在是太啰嗦,我看的不仔细。以下是我的读书感悟。这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精华。本书的核心就是对每一件事,你要清楚它完成的结果是什么,以及下一步如何行动,想清楚后,如果它两分钟就能完成,那么立马做完它,如果完不成,就把它放在你的「下一步行动」清单。你把它放在你信赖的系统中,这件事就不在你的脑子里瞎晃悠了,也就不让你分心。当然,你要不断回顾你的清单,这样才能给你一种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我之后可能会看看英文原版的。

这本书提到,待做清单 (to-do list) 不好,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尝试着用 To-Do List, 每天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写到纸上,做完一件划去一件。这么做表面上看会让人很有成就感,但实际上这样效率非常低,会让你失去对大局的掌控感,每天只是被这些记下来的琐事追着走,根本没时间去做重要的事。

这本书推荐的做法是,你把所有要做的事列在一张清单上,随时想到随时加,有空的时候就浏览这份清单,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完成上面的事情。这样,你既随时记下了你脑子里想的事情,又没有让这些事情扰乱你的大局,并且因为你时时看这份清单,对于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了如指掌,这种掌控感很重要,会让你在生活中少很多焦虑,更能专注当下。

读完这本书后,我从三个方面去执行,觉得确实收获很大:

  1. 随时随地捕捉并记录自己脑子里突发的想法,尽量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的念头。为此,我在书桌、饭桌、床上都放了纸和笔,一有想法,通常是接下来要做的事,就马上记下来。

  2. 我下载了 Obsidian , 创建了一个文件夹,在里面放着几个常用的 markdown 文档。其中一个是「下一步行动清单」。

    • 我把我所有想做的事情分成几个类,比如博客、科研、学习、杂事等。这是一个我可以信赖的系统,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情都在这里面,所以真的安心不少。

    • 另外,上面提到的脑子里突发的想法,我也会及时分门别类放到这个「下一步行动清单」。做完的事情我会删除掉。总之这个清单一直在更新。

    • 我也按照戴维·艾伦的建议,创建了 「可能清单」(Maybe-list) 和 「参考信息」(Referecnes)。他提到的 「项目清单」(Projects)我觉得对我帮助不大。

  3. 我开始每周做回顾。从以下几个方面:流水账(上周我都做了哪些主要的事情)、我犯了哪些错误以及从这些错误中我能吸取到什么教训、下周我的安排是什么。这个对我很有用。当然,我能记下流水账和错误是因为我每天都写日记,记录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犯的错误。

第一章 #

你可以去思考,但是要想的是:1. 这件事完成后有什么结果?2. 我该采取什么行动去完成此事。只去想这些,而不是去忧虑、去胡思乱想。

在你没想清楚上面那两点之前,这件事会一直徘徊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让你感觉很累。很多人不会主动去把这两点想清楚。直到事情到了最后阶段,他们不得不行动时,才被迫去厘清思绪。

要训练 自己厘清那两点(1. 这件事完成后有什么结果?2. 我该采取什么行动去完成此事)、做决定、然后行动的能力。随便碰到一件事情,让自己更快、更准确地作出合理的、不多不少刚刚好的反应。

让你的大脑无事可想。(Keep nothing on your mind)

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Manage your actions):很多人对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根本不清楚。行动受阻、进展缓慢,不是因为时间不够用,而是因为对「做」没有一个明细的图像。「做」什么,不具体,不明朗。

无压工作术(Get Things Done):明确两件事,第一,一件事完成意味着什么,也就是一件事完成的结果是什么;第二,如何行动。听起来好像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一件事情要解决,想想如何解决,然后扔掉它。不让它在脑袋里占内存。后台运行的程序太多,机器(也就是大脑)肯定很慢。

如何快速做决定:相信直觉。

只要一件事未解决,它就一直在大脑的后台跑,占内存,耗能量。你的大脑会一直不断地提醒你:哈啰,这儿还有个没决定好的事情!后台运行的东西越少,你就越能集中精力做好当下的事情。

这种「悬而未决」之事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是不正常的!但是由于这种压力过于常见,人们觉得它和重力一样事必然的,合理的。不是的!

第二章 #

即使是一件被你划为「不重要」的事,如果它悬而未决,也会影响到你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第一步,列出所有你想做、但还没完成的事情。别让它们呆在你的脑子里。把它们从你的脑子里赶出来,感到一个你信赖的外部系统中。

随身要有一个可以随时记录你想法的工具,不错过任何一个想法。对工作有用的灵感通常会在你不工作的时候闪现。

你需要处理的「信息管道」要尽可能少。比如两个邮箱肯定比一个要让你分心,更不要提那么多的社交媒体账号。

定期清理收集工具(我的理解是清理你的「下一步行动清单」)。把完成的划掉。像清理垃圾箱、信箱一样清理收集工具。

我的感悟是,你要把你要去检查的「信息源」的数量减到不能再减。你一闭眼,感觉所有你要做的事情全都在那制片商。总之,你要有掌控一切的感觉。

列一个项目清单。所谓项目是指一次完不成,需要在一年多次行动才难做完的事。然后,每一个项目具体的情况放在别处。你眼前只需要有项目清单,而非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项目(工作任务)清单、日程表、下一步行动清单。

每周要对清单进行一次回顾和梳理

第三章到第八章 #

  • 确保自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突发奇想。
  • 计划要多翔实?足够让大脑不再担心这些事情为止。
  • 随时查阅你的「下一步计划」清单。
  • 一年一次整理你的邮件(这是我的体会,不是书中观点)
  • 搞清楚你的下一步行动具体是什么,而不要很模糊的计划

时不时地扫上一眼清单,可以加强你内心深处那种能够控制一切的感觉。

  • 每周花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回顾你的任务清单,并且从大局着眼,重新审视自己下一步的行动。

第九章 #

  • 做选择时,相信的直觉感知力
  • 选择当前行动的4个标准:环境、时间、精力、重要性
  • 列一份单子,上面写出你想做的,但是很少消耗脑力的事情。等自己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去做。
  • 一天当中有三种活动:处理之前确定好的事、应付随时出现的事、安排下一步行动。当你对你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运用不娴熟的时候,很容易为了逃避压力、焦虑,而经不住诱惑去处理那些临时出现,但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事情。

But when you’ve developed the skill and habits of processing input rapidly into a rigorously defined system, it becoes much easier to trust your judgement calls about the dance of what to do, what to stop doing, and what to do instead.

  • 回顾检查的六个层次:生活、3-5年的计划、1-2年的计划、责任范围、当前的工作、目前的行动

如果你打算打某个电话,而这与你的生活目标或者价值观发生冲突,这是你应该毫不迟疑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取消这个行动。

我的感受:我对这点(回顾的层次、维护自己的立场)深有感触。如果你不站在一个高度看你的目前的计划,你很容易丧失「价值观」,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当你内心十分明确你的目标,你的生活就会有一个「底线」,任何人、任何事情不能随意进入这个底线。比如,那么老板让你晚上8点去参加个饭局,但是你珍视晚上6点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如果你内心清楚这个「珍视」,你知道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重要,那么你会非常坚决的对老板说不,你会很有底气,因为这是你的底线。但是如果你内心根本没有这个底线,那么你的生活会被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而搅乱。

Getting things done, and feeling good about it, means being willing to recognize, acknowledge, and appropriately engage with all the things within the ecosystem of your consciousness. Mastering the art of stree-free productivity requires it.

  • 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去思考你的现状。比如,你为什么存在于这个星球?

第十一章 #

开动脑筋,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到脑子空空如也为止。

#读书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