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和论文

郝鸿涛 / 2021-02-01


在看《万历十五年》时看到关于奏折的内容:

皇帝每天需要阅读几十件奏章,这些奏章文字冗长,其中所谈的问题又总是使用儒家的传统观念和语言来加以表达,很不容易弄清其中问题的主次和它的真正含义,更不用说还夹杂了极多的专门名词和人名地名。所以皇帝必须委派五六名司礼监中的太监作为「秉笔大监」,由他们仔细研究各种题本奏本,向自己作扼要的口头汇报。秉笔太监阅读研究这些奏章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花费很多的时间,他们轮流值班,有时要看到夜半,才能第二天在御前对奏章的内容作出准确的解释。经过他们的解释,皇帝对大多数的奏章就只需抽看其中的重要段落、注意人名地名就足够了。

我忽然想到也许古代的很多奏折就像现在的学术论文,其实一般几句话就能概括,但总要写得很多。可能有同学说,看摘要不就好了?我看了这么多天论文 ,感觉只看摘要的话没办法把论文的主干弄明白。只有自己看懂了,然后总结,才能算掌握了主干。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论文,非要写得那么复杂,让普通人根本没兴趣和精力一字一句地看完?别看随便一篇论文都有那么多引用,其实连作者都未必把这些都读完了。这一点,益辉提过 。我每天花半小时 读论文,基本上都是一字一句看完的。但是很慢,截至目前坚持了四个月了,才看了六十多篇论文。当然,我深刻体会到,细细品论文的收获绝对不是只看摘要能比的。

我目前的想法是,论文除了有「告诉读者某一研究的结论」这一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记录 (documentation)。「记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研究的各种细节都尽可能详尽地写下来。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1. 别人知道你研究中的各种细节,才能知道你的论文是不是严谨,中间是否有破绽;2. 有了细节别人才能重复你的研究。

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细节对于读者并没有什么用。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看到一两句简单的结论就够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科学》、《自然》、PNAS 这样的「杂志类」学术期刊一般都会把论文缩到最简,论文的方法 (Methods) 部分会用小号字体放到论文的末尾,或者让作者把细节放到「补充信息」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中,供感兴趣的读者翻阅。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年头,哪个正常的普通人会无聊到去看学术论文?我感觉学术论文基本上是学者对学者的交流。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论文的「记录」作用也凸显,毕竟只是学者在看,作者会觉得,那普通人看不懂也不管我事儿了。

#思考

最后一次修改于 2022-06-18